研究工作总结是全面反映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学术性总结报告。请按下列提纲编写,要求简明扼要,实事求是,以学术内容为主。如字数较多、具体详实的研究报告可另加页或者单独另附。 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等) 1.1 研究意义 南疆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影响着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还关乎着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向西开放的大局。 本课题的研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要求,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把建筑领域培训就业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稳定扩大建筑领域就业,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建筑领域就业技能培训和吸纳就业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有序进城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培育发展壮大新疆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夺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疆内致力培养现代化建设类高技能人才的公办院校,团队成员结合学院特色和专业优势,针对南疆地区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情况展开调研,通过调研分析,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岗位能力要求和学院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就业培训体系,服务于建筑领域产业工人的技能培训,有效解决疫情大背景下建筑领域用工难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拓展职业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南疆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1.2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采用实地调研、企业访谈、材料收集等形式,提供市场调查和社会调研,收集南疆四地州建筑领域用工现状、用工需求及当地可合作利用的教学资源,为本课题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 (2)文献查阅:通过互联网等网络资源查阅国内外关于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借鉴参考并形成一套适合新疆地区发展、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培训体系。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讲话精神,通过政策解读,切实做到将实训基地的建设同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此为指导思想规划实训基地培训方案。 (3)经验总结:分析职业院校实训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该课题研究培训对象的特点,通过总结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大纲和考核要求。 1.3 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建筑领域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工资相对可观,是稳就业、保就业的有效抓手。目前建筑领域所需的技术工种大致为以下几种:砌筑工、钢筋工、抹灰工、架子工、模板工、油漆工、建筑电工、管工等。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以建筑电工为例,培训学员需掌握建筑安装电工的必要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和器具,按照技术要求和规范要求,掌握安装和调试低压照明装置安装技能,能够对南疆四地州煤改电项目中电采暖装置进行熟练安装与检测,熟悉安全文明操作规程等。 实训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建筑产业工人培训、经纪人培训、师资培训、提升考核培训、特种工培训(如电工、架子工)、维修工培训(如管工)、学历提升班、继续教育及“八大员”培训等,开辟建筑类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共同发展的通道。 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岗位用工需求和取证标准,建立完善的建筑领域产业工人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和完整性,确保培训学员能够达到技能提升,有效精准地促进就业,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编写培训计划及大纲、教案,明确培训目标及培训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制定互检考核方案,促使学员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障培训效果;建立耗材准入及管理制度,确保实训耗材的科学化管理;制定培训教师管理细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维护教学秩序;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 二、项目完成情况(含主要指标实现情况、学术队伍建设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及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2.1 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目前,本课题的研究已全部完成,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完成实地调研,撰写调查研究报告1篇; (2)形成一套“建筑领域产业工人培训体系”,主要包括相关文件汇编、建设规划方案、培训实施方案、各实训工作培训计划与大纲、教案(建筑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建筑电工)、理论及实操试卷(建筑电工)、互检考核方案、教师考核细则、教学工作管理办法、实训耗材计划采购及管理办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安全保障体系等。 (3)撰写相关论文2篇,其中《南疆地区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调研》发表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年第8期,《建筑领域产业工人培训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已投稿于《职业技术教育》,稿件正在审核中。 (4)撰写《《建设类职业院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培训体系研究》研究报告1篇。 2.2 学术队伍建设情况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建设,课题组主要成员在工程实践、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将此应用于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从而使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相辅相成。 团队成员以建筑领域职业技能培训为背景,①制定全疆住建行业“新疆建设领域技术工种技能大赛”电工组赛项技术文件;②制定“新疆机关事务管理局技术工种技能大赛”强电组赛项技术文件;③三人在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弘扬工匠精神·争做岗位能手”技能竞赛中荣获优秀裁判;④成功申报“2022年职业教育建设项目---消防检测实训基地”;⑤成功申报“自治区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非国控三年制专业---安全技术与管理”;⑥成功申报“自治区高职学校骨干专业群---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设项目;⑦参与申报“自治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筑设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1)张真真,项目负责人。课题研究阶段,发表论文4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取得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职业资格;参加各类学术性会议及专业培训6次;参与录制学院的“质量安全教育培训”线上课程;在学院2022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三等奖;参与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 (2)齐斌,主要研究人员。课题研究阶段,发表核心论文1篇,一般论文3篇,参与制定教育部《消防应急救援》专业介绍及教学标准;主编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学科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建筑水消防工程》;主持、参与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 (3)张军,主要研究人员。课题研究阶段,发表论文1篇;主持、参与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 (4)苏继宏,主要研究人员。课题研究阶段,参与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 (5)马炜宁,主要研究人员。课题研究阶段,主编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学科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消防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参与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 2.3 经费使用情况 本项目的资助金额为人民币10000元。共支出13000元,其中资料费500元,调研及差旅费3000元,专家论证费2000元,购买办公耗材、打印、复印及成果装订费1500元,论文版面费5500元,移动存储盘、光盘、网络资源500元。 2.4 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1)通过课题研究,团队成员结合学院教学特点和专业优势,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建筑领域产业工人培训体系,依托“自治区建筑领域技术工种3年2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行动”,团队教师在喀什地区伽师县培训基地展开首轮的实践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2)累计在伽师县培训基地培训学员5000余人,培养师资433人,培训经纪人73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通过培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变,发展壮大了新疆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有效解决疫情大背景下建筑领域用工难的问题。 (3)建筑领域就业工资相对可观,建筑工人工资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学员经过培训合格后实习就业有保障,拓宽了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发挥了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的主体责任。 三、主要研究成果(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成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对基础研究,着重阐明其科学意义;对应用基础研究,着重阐明其应用前景;要重点说明成果主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之处,并列出具体的内容和必要的数据) 3.1 成果的发表情况 研究成果主要为调研报告、论文、培训体系和研究报告。建筑领域产业工人培训体系已在伽师县实训基地展开使用;结合本课题,撰写相关论文2篇,其中《南疆地区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调研》发表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年第8期,《建筑领域产业工人培训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已投稿于《职业技术教育》,稿件正在审核中。 3.2 成果的应用前景 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2021年6月28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要求“加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做到‘应培尽培、能培尽培’,努力实现每个有培训需求的脱贫家庭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劳动力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2020年1月6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第三次全体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稳定扩大就业,突出抓好城乡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群体就业;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要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自治区建筑领域技术工种3年2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行动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建筑领域吸纳就业和技能培训评价相衔接的体制机制,提升新疆地区建筑工人技能素质,大力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建筑领域产业工人培训体系”契合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已在喀什地区伽师县实训基地展开应用,未来将依托政府、行业、企业在全疆进行辐射引领推广,必将为乡村振兴、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3.3 项目的创新点 (1)紧扣乡村振兴发展步伐,提升农民积极性 培训注重倡导技术过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且注意树立典型榜样,展示新时代的乡村工匠形象,带动本地工匠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同时,将培训考核与当地乡村基础建设、家庭水电设施维护与改造、南疆煤改电工程等相结合,帮助工匠“家门口”就近就业,增加创收致富的机会,推动乡村建设行动高质量发展。 (2)加强校企对接,加大培训针对性 主动与建筑施工企业及劳务分包企业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做到订单式培训、实训和就业,定期组织用工企业与实训基地开展对接活动,在“招工难”和“就业难”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有目的地培训富余劳动力,让他们转变为有一技之长、企业所需的产业工人。其中,第一期学员培训班,431名学员中有347名取得证书,其中中级工30名,初级工317名,取证率77.8%。中建新疆建工集团喀什万达广场项目、和田地区于田机场项目等十余家企业接受了首批学员实习就业,各项工作安排有序。 (3)重视职业技能,抓好培训的实用性 以实训教学开展为主,保证实践教学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实施“教、学、演、练、赛”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训过程中实操和理论的时间比例以实操为主导;重视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最终达到技能提升和有效就业的无缝对接。 (4)健全管理机制,形成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 设立了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实训教学、耗材管理、教师考核、教学质量、教学安全等制度健全,确保培训教学质量及实训基地的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5)举办经纪人培训班,组建本土劳务队伍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保留建筑行业中级工执业标准相关应知应会以外,还根据建筑产业经纪人、劳务负责人等相关执业需求准备专属课程,培养一批建筑产业经纪人组建劳务公司,形成完整的用工链条。 (5)坚持培训和社会服务相结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培训面向建筑市场,为当地及周边建筑施工企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应用服务等,做到培训合格有证书,保证稳定有效就业,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理论和实践教学灵活性不够。 建议:在培训期间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实践,一方面检验培训效果,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弥补实训车间和施工现场区别,解决参训学员在实训车间像模像样,去施工现场手忙脚乱的现象。 (2)培训对象不精准,还存在部分学员不愿参加培训或参加完培训不愿从事建筑劳务的现象。 建议:在乡镇设立专门的建筑劳务机构或联络人,由他们全面负责本乡镇富余劳动力的摸排和宣传动员工作;充分发挥建筑劳务经纪人自主能动性,由他们推荐选派需培训人员,乡镇村队给予协助,形成良性循环。 (3)师资培训时间短,部分实践教学项目不能深入。 建议:本期师资培训天数为15天,15天中包括理论及实操教学,而各工种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的实训项目一般均在6-8项,每个项目在实操前均需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实操,通过一期的运行情况来看,掌握这些必要的理论及实操项目至少需要20天的培训周期。否则,尽管所有实训项目开展了,但强度、深度不足,导致学员会干但熟练程度不够从而影响后续各地州的培训质量。 (4)培训和就业之间的瓶颈还未有效解决,前期就业还是以行政手段为主,造成了建筑用工企业不愿用和不敢用的被动局面。 建议:一是挖掘建筑劳务经纪人模式,搭建劳务输出平台,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促成劳务分包市场调节机制。二是建设项目引导,经了解伽师县每年建筑产值十个亿以上,其中政府投资近五个亿,劳务达三个亿,仅2021年伽师县政府投入资金新建养殖棚圈及蔬菜大棚4个亿左右,劳务产值1个亿以上,可吸纳当地劳务1000名以上,需劳务企业积极主动对接项目,但更需要区、地、县相关部门协助支持,增强建筑企业吸纳当地劳务队伍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民汉搭配组建劳务施工班组,以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并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文化润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