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科 研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课 题 类 型:教育科学研究
课题名称及编号:“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2020-KY-06)
课 题 负 责 人:张军
计划起止年月:2020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
所 在 院 部:建筑设备工程学院
实际完成日期:2022年6月
批 准 经 费:3000元
主要研究人员:齐斌、余冬贞、马晓倩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制
摘要
本文以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职教师“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等方面分析了高职“互联网+”创新创业现状,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设想,探讨了从创造万众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社团活动、校企融合实施创新创业等途径进行高职“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升的方法。提出构建以知识技能、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执行能力、个人特质、风口把握能力等6个一级指标,产品设计能力、产品运营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用户数据分析能力等27个二级指标为主的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职;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有效途径
引言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创业能力指的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从事互联网及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创业的能力素质要求,这不仅要求创业者具备一定所有行业通用的能力素质例如坚强、乐观、善于沟通表达、管理能力强等,还要具备—定互联网行业的专业素质要求包括产品运营、网络推广、产品迭代、用户数据分析、用户引流等。同时,“互联网+”创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创业能力泛指所有行业创业的一般共性能力素质要求,而“互联网+”创业能力值得是在互联网及相关行业创业所需要的能力素质要求。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驱动的创新型经济飞速增长。例如以摩拜单车、街电共享充电宝为代表的共享经济,以无人餐厅、京东无人超市为代表的无人经济,以美国GE、Cisco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强调以用户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2012年,“互联网+”首次在业界被提出,传统产业如传统制造业、传统餐饮业、传统服务业、传统零售业融入互联网相关技术后,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并且提高生产和经营的效率。由于互联网发展迅猛,各个行业都有“互联网+”的影子,企业对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工业4.0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技术为企业带来了许多机会,从而改善了现有商业模式,创造新的企业价值。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互联网+”的关键在于创新,就是要以信息化的核心要素与工业、商业等行业的全面融合,只有创新才能发挥“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因此,顺应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高职教育中有效使用互联网工具,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的内在驱动力,是提高教育质量、满足行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1.1.2研究意义
“互联网+”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使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进而进军国际市场。“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对传统领域做出改变,形成一种全新的线上产业链。
“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1)“互联网+”依托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变得更可行、更便捷,在节约时间、资金的同时也能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2)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有利于大学生发现新的行业生态,开辟新的渠道,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知识与技能体系。
(3)具有“互联网+”创新创业思维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就业、更快地适应职场。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寻提升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推进建筑智能化专业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本课题将通过深入调研分析,遵循一般到个别,个别上升到一般的辩证法,探究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总结其经验和模式,为其它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借鉴,让其更具有普适性与实践价值。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依据国内外学者己有的研究基础,明确“互联网+”、创业、创业流程等相关概念定义。在构建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需要充分借鉴及参考己有研究成果,基于已有文献并结合实际访谈咨询的方式确定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访谈咨询法。
对“互联网+”创新创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的研究文献不多,需要选取部分优秀“互联网+”创新创业人员为访谈咨询对象,从他们的个人经历阐述中提取出能力指标。
(3)问卷调查法。
调研一定数量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学生,依据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卷反馈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3.2 创新点
(1)构建了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本研究以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为例,深入研究“互联网+”创业能力要求评价指标,具体指出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应该具备的能力,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建议。
(2)本研究基于访谈咨询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能力提升途径建议,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与他们日常的创业实践契合度更高,能够指导他们更好的解决在创新创业实际中所面临的问题。
(3)本研究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设想,探讨了从创造万众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社团活动、校企融合实施创新创业等途径进行高职“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升的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创业概念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创业的经济功能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相对我国较早,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创业探索多集中于微观领域,是围绕着创业者本身以及创业精神和创业资源整合而开展的,主要包含创业者的个性研究、创业融资的渠道研究、创业资源整合的方式研究、企业的生成机制研究、风险投资的研究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国外对创业的研究从微观领域扩展到创业影响因素、国内外创业研究对比等宏观领域。
瑞典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教育比较先进,该国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重视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程度、做好大学阶段的创业辅导,创立全面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指导服务体系,重视创业的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结合。英国则更多的是在资金上给予创业者扶持,英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便开始重视青年大学生创业扶持和创业教育。美国为扶持大学生创业,最为突出的做法就是注重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美国政府及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早在1947年美国高校就制定比较系统全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培养体系,相关学者也开始涉足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研宄,为后续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在1983年举办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计划竞赛活动,耶鲁大学于1987年开始举办类似活动,并邀请社会知名创业人士指导大学生设计和制定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产品及商业模式。
2.2 国内研究现状
阿里巴巴集团在《“互联网”研究报告》中指出:“互联网+”的特点就是融合互联网,所谓“+”就是把网络技术与其他传统产业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创造新的产业生态;强调创新的发展,着重强调技术手段、服务和市场的创新;要以人为根本,服务的环节更加重视个性化,强调顾客体验。“互联网+”经济下的创新浪潮给创业者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新面貌和新形势,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方面提供了政策扶持,使得许多大学生都主动把握机遇,情绪饱满的投身到互联网创业大军中以此来创造自己的价值。但是由于创业教育资源的缺乏、创业资金以及融资制度的不健全、缺乏创业成功的经验,容易盲目跟风等这些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成为了大学生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进行创业活动遇到的挑战。
不同的学者对大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有不同的认识。徐晓霞认为在“双创”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投身到创业大军中是必然的趋势,这就需要高校做好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服务工作,这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必要基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及经济转型的基础。要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除大学生自身加强锻炼以外,高校也要给予一定帮助,包括在高校普及全民创业的理念,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师资指导队伍,为大学生争取一定的创业政策优惠等。钟云华,罗茜等学者认为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意义重大。他们认为个人特质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程度最大,个体资源状况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其次,学校环境影响最小。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他们认为要政策扶持、师资力量、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帮助。吕鹏、王锴等学者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主要存在着观念落后、创业意识不高,缺乏良好创业教育,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郁等几大问题。提出首先要强化“双创”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其次,大学生应该提高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最后,高校以及政府应该强化支持力度,更好的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第3章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3.1 样本选取及问卷设计
3.1.1 样本选取
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选取了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在校的大学生、本专业的历年毕业生、行业内企业如鑫悦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选取依据在于以下几点:1、样本量充足,具备代表性。所有调研对象均与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相关;2、方便快捷。因为调研对象是学生或合作的企业,所有方便笔者调研及走访了解,方便快捷,能提高调查效率;3、有利于研究开展、增加调查准确性。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和行业企业联系方便,其对口的专业经历更能对在校生的创新创业提出准确要求,调研目标精准。
3.1.2 问卷设计
本研究围绕高职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所处学校、年级、性别、创业时间、学科、创业驱使因素等,所在企业、工作年限等;2、个人“互联网+”创业能力测评;3、意见反馈,造成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能力偏低的原因有哪些?自身还缺乏哪些创业能力指标?如何提升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能力?企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什么期望等。
3.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调查主要采取电子问卷的形式,通过问卷星在微信里发布。主要考虑到电子问卷方便快捷、设计填写方便、自动统计各个选项结果,有利于后续数据分析;另外,电子填写形式方便快捷,对调研对象的正常工作不会造成影响,能促进填写样本真实认真填写,避免因流程过于繁琐而随意填写。
对行业企业的调研还辅助采用了电话访谈和面谈的方式。主要考虑到电话访谈和面谈能够了解更丰富的信息,更好地加强校企合作。
3.1.4 问卷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07份,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95.6%。本次调研的对象大多是在校大学生和已经就业的毕业生,还有少部分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调查问卷1的数据分析见图3-1.
从调研的数据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比较强烈,占79.49%,说明目前大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对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中,有32.05%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反映出大学生对自身的能力有客观的认识。
创业的形式方面,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先工作积累资金再创业,占47.44%,说明对创新创业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有必要在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对于选择何种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多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多学习理论知识或多选修有关课程、到校外参加兼职增加社会经验、积极参加各类创业创新比赛以及参加各种学术性研讨 ,反映出被调查者能够认识到从多种渠道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对于有了创新创业的想法是否会去实现,只有51.28%的被调查者认为会去实现,反映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短板。对于创业的目的,大多数人选择了“赚钱”,占69.23%,反映出大部分学生没有能够将创新创业作为一项事业看待,有一定的短视行为。对于创业最大的障碍,32.05%的人认为是经验不足、缺乏人际关系,26.92%认为是资金问题,反映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项目本身不够重视,而是将视角转向其它外部因素。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应具备的素质,被调查者大多认为应该在知识技能、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执行能力、个人特质、风口把握能力等方面提高素质,认为这是创新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调查问卷2的数据分析截图见图3-2 。
图3-1 调查问卷1的部分数据分析截图
图3-2 调查问卷2的数据分析截图
3.2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3.2.1 高职“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课题组通过走访、面谈等形式,查阅教师授课计划、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等资料后认为,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教师受传统“守业”的就业思维束缚,对新时代新变化缺乏敏锐度和反应度,对“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将其等同于“老板”教育、就业引导教育,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吸引力不足。具体表现在:首先,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贯穿整个专业教育的始终,只是在第四学期作为实践技能课程开设了一周,在课程体系中没有把它提升为与专业必修课一样的地位;其次,建筑智能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甚至出现脱节现象,导致有的学生提交的创新创业方案与专业无关、计划书要素不全;再者,学院对建筑智能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投入不足,致使学生的创意无法得到实现,创意方案不能够深化,创新创业效果较差。因此,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将其有机融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提升高职“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尤为重要。
3.2.2 高职教师“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高职教师对“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将其提升到促进专业建设的重要地位;探索和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方法的积极性不足,致使教师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手段欠缺。教师大多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创新创业教育目的认识不够深入,在实施教学中主动性、开创性不足,加之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制订不够标准,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较宽泛,因此教学实施效果评价不够准确。另外,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很好地将专业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教学手段不够丰富、课堂互动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学生进行双创的热情。因此,提升高职教师对“互联网+”创新创业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开展双创教育的能力、丰富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提升能力的重要前提。
3.2.3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不足
通过对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历年毕业生及在校生的调研,课题组从知识技能、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执行能力、个人特质、风口把握能力等六个方面对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作了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
通过调研分析,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应用不够灵活,学生更多的是刻板的学习知识,缺乏知识迁移能力、技能运用能力,从思想上没有树立牢固的专业意识,导致在创新创业中学生的产品设计能力欠缺。具体反映在设计方案上,很少有与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方案,而是出现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创意,如:校园唱吧、玉苏甫的烤肉店、登峰造极——户外运动手套、、自动投放广告机等。
在产品运营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用户数据分析能力、产品迭代能力方面,既缺乏相关知识储备,更缺乏运营实践经验。学生更多的是重视产品方案的提出,轻视或不能够对产品的运营等后续方面做深入挖掘。以普高楼宇20-2班学生的“一次性医用防湿防雾口罩”创新创业方案为例,学生提出解决医用口罩的关键在于加装鼻梁吸湿材料,围绕这一关键点提出了选材、安装位置、材料更换等方面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产品设计方案。但对该创新产品的产品运营和产品推广考虑不足,这种过度重视产品开发、忽视后期管理运营,导致创新创业项目显得“头重脚轻”,如果实际运营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以“自动投放广告机”为例,在创新创业方案中对用户体验的反馈、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产品线上运营等方面不够重视,因而在创新创业方案模拟运行中就以失败告终。
(2)管理能力方面
通过调研及数据分析,大学生在团队凝聚力提升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上的表现较好,但对应而员工激励能力、绩效考核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上就显得比较薄弱,项目创始人的想法大都认为:只要项目优秀就一定能够做下去,对团队成员的管理以理想、自觉性、奉献意识等为主,缺乏对团队的员工激励、绩效考核、社会交际等指标上进行量化的、科学的考核制度。
分析原因,主要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作为工科学生缺乏管理理论学知识,更缺乏管理实践经验。大学生创业大多数是基于一个好的想法、好的模式、好的产品,项目创始人很少有管理团队的实操经验,也不懂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管理流程及管理细则。导致大多数“互联网+”创新创业方案不够完善,可行度不高。
(3)沟通表达能力方面
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大学生在沟通表达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表现在演讲能力和商务拓展能力部分欠缺,特别是民族学生限于语言能力,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项目所需的项目路演能力和融资谈判能力几乎为零,表现在创新创业校内实践中,很少有人能够在讲解PPT的同时,完整阐述项目的融资设想。这些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创业项目的成败。
分析其原因,造成大学生项目路演能力和融资谈判能力偏弱的原因有:经验不足,资讯掌握不足;缺乏相关专业性的人员辅导;对“互联网+”项目项目路演、融资状况以及行业融资标准等相关资讯了解的不够深入;准备不够充分,缺乏上台表演实践经历。
(4)执行能力方面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多项目执行能力较弱。大学生的执行力是影响其创业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执行力体现个体做事能力和创业态度以及创业积极性,好的执行力能够为创业项目发展保驾护航。马云、雷军等优秀创业者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大学生要想创业,首先需具备良好的执行力,对创业中的各种事宜保质保量的完成。
造成大学生执行能力欠缺的主要因素有:时间管理能力较差、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约束。调研中发现没有一个创新创业团队能够有基本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对项目计划任务制订的随意,导致对所要做的事情、规定完成日期、奖惩措施、考核制度等都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管理实施细则,整个项目团队基本处于“看心情、靠自觉”的自流状态。
(5)个人特质方面
通过对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历年毕业生及在校生的调研分析,大学生创新思维不足、创新创业主动性不强,表现在:一方面学生没有认识到双创教育对今后就业创业的重要性,认为就业与之关系不大,不如专业课程重要,因此存在对课程的应付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创业特点缺乏准确认识,缺乏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因此在双创教学中很难进入角色,基本是跟随老师的节奏,主动作为较少,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学生不能正确应用“互联网+”思维,如:大数据分析、用户体验和免费模式等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在双创教学中学生大多秉持“老师讲、学生记”模式,不能深入代入创新创业的场景,对双创的思维特点、开发模式认识不清,团队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风暴、SWOT分析等,导致学生最终提交的创新创业计划书五花八门,大多内容就是开店当老板、开直播卖产品等,与专业内容相去甚远;创新创业项目小组缺乏团队意识,对团队分工界限模糊、职责不清,对项目开拓的风险不能正确估计等。
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的坚韧不拔、自信乐观的个人素质较好,能够制订基本的商业模式、产品形态、运营模式以及发展策略等,对创业过程中的艰难有一定心理准备,比较渴望成功。但是善于学习意识不足,不能够通过主动学习去了解行业最前沿的发展动态,进而制定出合理的战略决策。
课题组分析高职大学生“互联网+”创特个人特质方面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创新思维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周围生活事例,对和专业相关的行业最新资讯了解不够,或者缺乏从建筑智能化专业的角度创新创业的理念和信心;
更多地享受各种新鲜事物带来的各种便利体验,缺乏深度的思考。例如,调研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所有项目都提出来互联网营销、用微信朋友圈扩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很少考虑如何操作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初期运营难度和引流成本,对借助公众号和小程序平台促进项目和产品推广的流程不熟;
缺乏交流学习的积极性。课题组调研的创新创业团队都过于关注自身项目发展状况,缺乏学习先进创新创业项目的体验,不能够很好地将优秀经验移植到项目中。当然,这也与学校很少组织创业经验交流的活动有关。
风口把握能力
风口把握能力以及行业趋势判断能力也是一个优秀“互联网+”创业者具备良好战略规划能力的体现,“互联网+”行业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产业热点,这种产业热点称之为“风口”,例如淘宝、京东、美团、滴滴的共享汽车等都是得力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和精准定位。通过调研发现,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的商业模式设计能力、风口把握能力、行业趋势判断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较低。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不了解投资热点、投资标准、国家和产业的相关政策不熟悉等。
第4章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4.1 构建“互联网+”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4.1.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被称为“网生一代”,接受新生事物快,思维灵活、眼界开阔,更善于应用网络的发现和解决问题,具有以下特点:大学生双创热情高,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其所思所想与传统思维相比显得更新奇、更富有创造性,而且大学生大多敢于挑战和创新,喜欢尝试,更容易激发创新创业灵感;更多将生活案例与创新创业关联,欠缺与专业结合的能力;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更容易发生思想碰撞;学生家长大多年龄相对年轻,观念也比较支持创业,更容易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4.1.2 完善“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专业教育的前提是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现有的方案侧重学生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培养。打造“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依托专业内容构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而且要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将双创能力考核作为专业考核的重要部分,双创课程学习计入专业学分。具体如下:
在认识实习阶段融入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让刚入学的高职学生认识到创新的特征、创业思维的作用,使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将创新创业元素嵌入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块之中,如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立电工电子创新设计与制作环节、《单片机技术》课程设立单片机应用挑战课内赛等多种形式的双创课程,培养学生理论与创新结合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行业实际设置不同的创新创业教学,如在《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中设置“安防系统创新应用”、“视频监控公司创新创业实践”等环节,将创新创业能力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部分,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作为专业课程教学项目成果之一。
在所有专业课程完成教学后进行创新创业专项训练,在前期完成的课程创新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的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对学生提交创新创业方案进行创业意识 、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管理能力等进行多方面评价,最终确定学生是否获得创新创业学分。
4.1.3 提升教师“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教师是提升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则是实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其自身的创新创业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双创成果质量的高低。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养上,可以采取“培养+引进”的模式,如采用“引进来、走出去”、“校企融合”等多种形式。一方面,依托专项培训、项目实践等方式,另一方面则邀请企业家进校指导,提高教师双创能力。在条件具备时,依托校内和校外两个不同特征的实践基地共同实践创新创业项目。
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拥有良好的创作能力,还需要有灵活的思维,因此在挑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时,要重点选拔在法律、市场营销、风险管控等方面有突出能力的教师,进而强化教师的课程执教水平。如果校内教师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可以聘请校外专家作为指导,从而更好地帮助高职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构建师生互动的多渠道创新创业交流平台。一方面,在校园官方网站以及校内宣传栏中传播创新创业教育,倡导大学生主动融入“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同时设置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互联网创业方案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安排专业的教师在线解答学生创新创业中遇见的问题和疑问。在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需要紧密围绕教育目标进行,以教育目标中的各项标准为指导,通过互动教育模式和实践训练来实现学生的培养。
4.1.4 提高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素质
对创新创业认识的深度决定其实施的能力,只有将“互联网+”创新创业理念深刻融入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才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构建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以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将创新创业理念融进教学项目,使得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能够认识到将创新创业重要性等同于专业学习;其次,设立创新创业校内赛,评选出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并参加自治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最后,校企联合设立创客空间,让优秀项目进行孵化,条件成熟时可推向市场。三个环节相互衔接、自然过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自然地嵌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得到逐步得到提升,为最终创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及时了解行业最新资讯,重视对外交流学习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不足。造成创新思维不足的原因在于对行业资讯获取较少,忽视了对外交流学习的重要性。要提升创业者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充分了解行业最新资讯,创新思维除源于个人本身创新能力以外,也和所掌握的资讯量、思考能力、信息加工能力有直接关系。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从相关杂志、知乎、网络资讯平台、公众号、同行交流社群等渠道获取信息,并积极参与到所处行业话题讨论中,积极吸取其它人正确的思想。其次,对所获取的资讯信息要进行合理加工,根据自己的创业项目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最后,通过邀请部分互联网成功人士分享创业心得,解读行业发展状况,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创业干货。
(2)强化学习意识,制定学习计划
要提升创业者的学习能力,需要从思想及行为上入手。在思想上,创业者要为自己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并制定每日、每周、每月的学习任何,学习内容包括产品运营大全、产品推广、团队管理、沟通表达能力提升、项目路演、行业投融资标准、股权激励、项目商业模式设定等。在学习结束后,创业者个人需要反思自身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进而树立良好主动的学习意识。有了良好的学习意识,创业者个人的综合能力才能逐步提升;在行动上,要定期参与相关的学习培训班、座谈会、同行交流聚会等,增加自己外出交流学习的次数的时间。
4.1.5 构建校企融合、育训并举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纸上谈兵的空中楼阁,必须要在实践中将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完善、在实践中提高。“互联网+”意味着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从而带来的对各传统行业的巨大影响。在这个转变中,是否具有优质的、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互联网思维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至为重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要提高毕业生对互联网环境下工作的适应能力,也需要得到企业的更多的支持,给予学生更多的由此可见,“互联网+”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更为迫切的动因。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与企业项目实践平台融合,构建构建校企融合、育训并举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将师生创新创业的构想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得到提高和完善。让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在校企两个平台实施、孵化,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同时企业也能从中选取优质项目,创造新的利润点,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架构示意见图4-1.
图4-1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架构示意图
4.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有效路径
4.2.1 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定期举办各种校内创新创业大赛、并推荐优秀项目参加自治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展播、奖励双创优秀师生等活动,能够形成正向的创新创业舆论导向,使学生多方位感受到校园创新创业的热潮,从而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力。纠正大学生传统的专业学习理念,重视创新创业与专业学习的有机结合,以行业需求为创新创业的发力点,跳出单一思维和传统就业模式。
4.2.2 搭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
实践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如果只停留在纸上计划状态,则项目的可行性与否不能得到验证,不利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校内可以成立创客空间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室、每个专业群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咨询团队、学生会设立创新创业部门、成立创新创业社团等,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设想既能及时得到创新创业技术支持又有项目模拟实施的空间平台。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专业建设,引入符合条件的企业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打磨优化,在条件成熟时推向市场,实现校企生共赢。
4.2.3 多维度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提升知识技能
产品运营是“互联网+”创业项目的核心环节之一,好的产品更需要有好的营销推广方式。因此,要提升创新产品运营能力,就需要重视运营技能的学习、进一步完善产品运营体系。从明确产品定位、消费人群、产品推渠道、产品优势劣势、产品差异性等因素,参考学习同类似产品的运营模式,并结合自身产品属性制定出合理的运营模式。掌握成本较低、效果较好的运营渠道推广模式,例如新浪微博、淘宝、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今日头条、知乎等平台,这些平台拥有较大流量,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项目的曝光度和运营效果。
学会重视用户体验感,做好产品用户数据分析,提升大学生对用户数据分析的能力。“互联网+”创业项目用户体验感非常重要,随着现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网络用户拥有更多的产品选择权利,要想提高产品及平台的用户稳定性需要提高用户体验感,针对用户的痛点提出良好的服务,避免过度重视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忽视用户的体验感以及用户的各类数据分析不够,致使部分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推广运营难度较大。
(2)提升管理能力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互联网+”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应该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重视企业文化打造,同时也要重视个人管理理论及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具体的方式有多种,如重视团建活动,通过集体活动、企业文化标识打造、团队精神激励的方式提升员工积极性。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发起人应该学会采用定期组织聚餐、工作心得交流、制定统一工作服、加强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等形式增长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大学生创业者自身需要重视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累计和管理实践技能的提升,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学会掌握制定详细考核指标,严格实施考核机制的方法。绩效考核制度是保障员工工作积极性,实现团队公平的基石,没有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会影响成员的稳定性和创业积极性。
(3)提升沟通表达能力
项目路演的好与坏对是创业者能够获得投资机构的认可至关重要,好的商业计划书和路演能力能够吸引到广大投资机构的青睐。通过调研分析,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普遍缺乏项目路演表达能力。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理清商业计划书内容及内容陈述时间。通常商业计划包括的内容有项目背景、项目发展空间、同行竞争者现状、用户痛点及需求、项目目前发展现状(用户数量、营业额、盈利状况、成本开支、财务计划)、项目盈利模式以及优势、团队成员简介、未来发展定位、融资额度及出让股权额度、退出机制等。
多做模拟演练,避免在上台陈述时出现紧张、跑题、时间不够、表达不清晰等问题。也可组织模拟项目路演活动,邀请部分投资人员或者专家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
(4)提升执行能力
制定规范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日常考勤制度执行力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创业项目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调研数据显示,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大多缺乏此项能力。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加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有关内容,让创业者学会在团队内部制定完善全面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方法,学会明确各个岗位和各个人员的工作职责、激励方案、考核方案以及公司发展计划,让每个人了解到创业是在既定的规则下进行的一项事业,利用制度的力量来约束所有人员的行为。
(5)提升风口把握能力
1)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科学合理调整商业模式
战略规划能力对“互联网+”创业影响较大,我国很多知名“互联网+”创项目的成功都是得力于创始人具备良好的战略规划能力。高职建筑智能化大学生对行业发展趋势了解不够深入,难以掌握准确足够的信息制定出合理的商业模式。基于此,创业者应该加强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关注程度,从行业发展趋势及规律、以及行业巨头企业的发展趋势和业务热点中制定合理的商业模式。
2)了解“互联网+”投资风口
风口把握能力不强,行业趋势判断能力不足是由于对目前的投资热点资讯了
解不够深入,与投资界接触不多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大学生创业者要定期关注投资机构的业务范围、目前“互联网+”投资热点产业及热门产品等,逐步提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能力便能提高创业者风口把握能力,并根据“互联网+”投资风口对应的调整项目发展方向和产品功能,以提高获得融资的成功率。
4.2.4 社团活动
社团是实现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平台,建立创新创业社团,不仅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而且能够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以根据学院或者专业群设立不同的创新创业社团,为社团创造必要的条件。创新创业社团与校内的创客空间对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与校外实践基地对接,让优秀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社团创新创业活动,使创新创业社团形成以项目促发展、发展成果带动社团成长,社团与创新创业教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备工程学院以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依托,建立了“机电创新”社团,吸引了一批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投身社团活动,以“机电创新”社团为试点,实践学生社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为社团成员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讲座、举办创新创业经验分享座谈会、增加社团成员到企业实践机会等手段,对“机电创新”社团成员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组织引导其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和竞赛,取得较好成绩,随后利用新媒体平台加以宣传,成功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氛围。因此,培育学生社团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模本,有利于激活学生社团新活力,扩大其影响力,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积极引导,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4.2.5 校企融合实施创新创业
建筑智能化行业升级快,各种新产品、新理念不断涌现,客户需求不断提高。通过调研发现,企业自有技术人员限于各种原因对行业变化往往不能及时响应,造成被动。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在校内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能够提出各种适合行业发展的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双方合作,以企业成熟的市场经验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落地实施,不仅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而且促进了企业良性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提前参与社会锻炼的机会。一方面,校企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将创新理念嵌入创业活动,项目与企业挂钩,对创业者的素质和心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不仅是传统的校企合作的实操锻炼,也不是单纯的创业项目训练,它既需要学生具有创业的思维和良好的素质心态,又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找寻创业时机,搭建创业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学习状态和封闭环境中,对社会缺乏全面了解和认识,社会经验相对欠缺,薄弱的心理素质很难防范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校企合作的企业为学生提供行业信息和系统的创业训练,使学生所学知识转换为创业收益。学与用结合,锻炼学生对初创企业的尝试感,增强其创业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抗压心理。
4.2.6 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成功实施,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必不可少。为此,从知识技能、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执行能力、个人特质、风口把握能力等六个一级指标,以及产品设计能力、产品运营能力等27个二级指标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评价结果还作为参考,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见表4-1.
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 表4-1
一级指标(权重比) |
二级指标 |
二级指标项目 |
权重百分比(%) |
知识技能(30%) |
产品设计能力 |
10% |
产品运营能力 |
6% |
网络营销能力 |
5% |
用户数据分析能力 |
5% |
产品迭代能力 |
4% |
管理能力(15%) |
员工激励能力 |
5% |
凝聚力提升能力 |
3% |
绩效考核能力 |
2% |
组织协调能力 |
2% |
社会交际能力 |
3% |
沟通表达能力(20%) |
项目路演能力 |
8% |
融资谈判能力 |
3% |
演讲能力 |
7% |
商务拓展能力 |
2% |
执行能力(10%) |
创业意识 |
3% |
行动决策能力 |
3% |
执行效率 |
2% |
目标性 |
2% |
个人特质(15%) |
创新思维 |
5% |
坚韧不拔 |
4% |
自信乐观 |
1% |
善于学习 |
3% |
渴望成功 |
2% |
风口把握能力(10%) |
商业模式设计能力 |
4% |
风口把握能力 |
3% |
行业趋势判断能力 |
2% |
风险防控能力 |
1% |
4.4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成果展示
课题组通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将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验证了课题组的研究观点、方法的正确性。
(1)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好成绩
2020年9月,在专业教师张军、马晓倩的指导下,普高楼宇19-2班学生杨康作为项目发起人,带领团队成员沈子涵、尹成礼、陈龙创作的“放心家——舒心省心的智能家居”创新创业项目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疆赛区选拔赛决赛高教主赛道中荣获师生共创组铜奖。
2021年7月,在专业教师张军、余冬贞、阿孜古丽.阿布都拉的指导下,“机电创新社团”技术负责人武俊超带领社团成员龚政宇、邓馨悦、王宇豪、唐鑫、李毅创作的“舒心上下一一垂直电梯智慧消防安防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在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2022年6月,在专业教师张军、张英的指导下,“机电创新社团”技术负责人武俊超带领社团成员陈福斌、王星宇、刘超顶、王嘉琪、卢睿宙创作的“宅家——养老 智慧家居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在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2021年7月,社团成员在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学生组“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荣获二等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成果展示见图4-2 。
图4-2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成果展示
(2)“机电创新社团”活力运转
依托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组建了“机电创新社团”。本着“创新开启征程、技能点亮人生”的活动原则和“坚定政治方向,扎实专业知识,提升技能水平”的社团宗旨,机电创新社团选拔优秀学生,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视野、德技并修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弘扬爱国主义,传承大国工匠精神,提升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截止目前,机电创新社团成员多人获得国家及自治区奖学金,多人取得职业技能证书以及参加自治区技能大赛等。社团成员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展示了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助力了教学改革,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机电创新社团的宗旨。
(3)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明显提升
在本课题研究期间,题组通过开设创新创业专题讲座、运用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等,积极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创新创业教学之中,有力地促进了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第5章 结语
本课题旨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分析了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课题组认为,提高“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筑智能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不仅需要教学管理层面深刻把握双创教育实质、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而且需要在学生层面要加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同等重要,双创是提高专业能力的倍增器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要鼓励学生从入学开始的专业学习中积累创新创业的素材,为今后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打好基础,从而实现以创新转变思路、以创业代替就业,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创新创业的时代主题下,必须要大力提升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仅要将创新创业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具有“互联网+”创新创业特征的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而且要不断提高教师指导创新创业的教学能力、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地促进高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秀丽.“互联网+”双创大赛视角下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 (01):48-52.
[2]苑丽丽,孙在福,孙增娟.创客空间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0-22.
[3]章翔.“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以体育专业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19(06):147-150.
[4]伍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12):233-235.
[5]刘丽芳,徐建民,杨红,喻九阳,徐青山.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6(3):21-23.
[6]雍莉莉,宋恒恒,谢心怡.“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146-147.
[7]周玲余.“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73-75.
[8]郭一凡.高校社团建设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6):20-29.
[9]郭一凡.高校社团建设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6):20-29.
[10] 申斌.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4所高等院校为例[D]. 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11] 肖高涌.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引导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海口:海南大学,2018年.
[12] 王一婷. “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升及对策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13] 汪牧扬.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路径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D]. 南昌:江西科技师范科技大学,2019年.
[14] 尚晏莹.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以制造企业为例[D]. 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15] 樊熙梦.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吉林医药学院为例[D]. 长春:吉林大学,2019年.
[16] 张静静. 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创业人才培养研究[D]. 温州:温州大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