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第三轮教学改革
申 请 书
课 题 类 型教育科学研究
课 题 名 称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负责人浦龙梅
负责人所在部门机电工程学院
填 表 日 期2020年1月12日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
2019年9月
申请者的承诺: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课题获得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本申请书是申报学院科研课题的依据,申请人必须仔细阅读,认真填写。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地逐条进行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明全称。
二、本申请书为A4开本,左侧装订,一式三份。第3页起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三、封面上方两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各栏目填写说明如下:
(1)封面:年度、编号栏由科研处填写。
(2)课题类型:指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教育科学研究。
(3)所属学科:只可选择一个学科,如系交叉学科,请选择一个主要学科。
(4)研究起止年月:研究年限规定在两年以内,起止年月一般从提出申请的次年一月算起,终止年月以完成年十二月止。
(5)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6)项目负责人:如系两人以上联合申报的项目,只填写第一人的情况。
(7)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
(8)预期研究成果:指最终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
A.专著 B.论文 C.研究报告 D.工具书
E.电脑软件 F.其他(请注明具体形式)。
(9)参加单位数:指申请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数,包括主持单位。
(10)主要参加者:指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不含课题负责人。
四、请按要求准确、清晰的填写申请书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科研处联系。
基本信息表
课题 信息 |
课题名称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
研究类别 |
教育科学研究 |
学 科 |
设备类 |
申 请 者 信 息 |
负责人姓名 |
浦龙梅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年龄 |
46 |
行政职务 |
|
专业职务 |
副教授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工学硕士 |
研究专长 |
建筑电气和楼宇智能化 |
工作单位 |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电子信箱 |
1062119356@qq.com |
通讯地址 |
西八家户路528号 |
邮政编码 |
830054 |
单位电话 |
0991-4315604 |
家庭电话 |
0991-2600206 |
手机 |
18963862800 |
合作 信息 |
合作单位名称 |
国家电网新疆分公司省调 新疆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 |
参加单位数 |
3 |
主 要 参 加 人 员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学位 |
工作单位 |
胡洁 |
女 |
1989.11 |
讲师 |
机电一体化 |
硕士 |
硕士 |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马晓倩 |
女 |
1994.4 |
助理讲师 |
电气工程 |
本科 |
学士 |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王新毅 |
男 |
1972.6 |
高级工程师 |
通讯自动化 |
本科 |
硕士 |
新疆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 |
苏常胜 |
男 |
1986.1 |
高级工程师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硕士 |
硕士 |
新疆电力公司 |
研 究 内 容 摘 要 |
(限400字) 研究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1+X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课证融通、学分银行框架下的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研究教学方法改革,建立相适应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深化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 |
预 期 研 究 成 果 |
1.教学改革论文 2篇 2.研究报告 1份 |
关键词(用分号分开,最多5个) |
建筑电气,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等级 |
研究起止时间 |
2020.1-2020.12 |
申请经费(单位:元) |
10000 |
二、课题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总字数限2500字以内。)
1.研究意义 随着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事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渐渐被社会所淘汰。21世纪的建筑模式是被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所渗透的新型建筑模式,例如被电气信息化技术影响而产生的新的建筑技术———建筑电气技术。不仅如此,像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也相继被融入运用到建筑行业,为我国的建筑电气技术乃至整个建筑行业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大大提高了建筑电气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使得建筑电气技术这项新兴技术在短短的几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空间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得到了最大的发展与进步。 科技时代的来临使得高精尖人才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只有高端产业的发展才能带动社会的进步。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对人才需求是十分巨大的。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也是如此,广阔的就业前景,巨大的发展潜力,都要求着高职院校需要深入分析探究其发展的方向,只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带动专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面向建筑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技术服务与应用开发是本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也是建筑行业的基础性支撑技术,目前在就业市场中,非常紧缺的职位就是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等。[1] 然而,面对机遇,我们却出现了重重困难,如国家对高校招生的倾斜,高校招生政策逐年的放宽,导致毕业生基数逐年加大,学生就业负担增大,但在就业人数中,高端的技术型人才却只占有极少数的比例,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更是缺少。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相脱轨,不能与时俱进,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对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众多因素导致本专业大部分的学生即使已就业也未能从事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甚至导致本专业招生人数逐年下降。 因此,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对未来的发展及时探索研究,并提出方案,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事宜。 |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当今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投入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和领域焕发了新的生机,我国的建筑电气领域同样也由此有了崭新的发展和突破,更相继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的感觉。对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作出了重要突出的贡献。经过相关科研人员长达几十年对建筑电气技术的刻苦钻研,我国在建筑电气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成熟,再加上相关系统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建筑行业以及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与社会环境。 2.1 建筑电气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现状 在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能源的浪费与耗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彻底解决了能源浪费和损耗严重的问题,建筑电气技术才能在各方面更加成熟与完善,而新能源的利用与推广恰恰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以及环境的污染。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例,这种电池是光伏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具体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直接在建筑物上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另一种是用光伏材料取代建筑材料,将建筑本身打造为全新的发电体。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利用新能源为建筑电气技术服务,对其发展有重要作用。雷电电波的恶意侵入,以及接地电位连接、局部电位连接辅助电位连接等,变配电系统主要包括变压器、备用电源系统、高低压系统等。近年来,由于我国建筑电气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属于强电部分的相关技术和产品也随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出现的真空断路器和SF6断路器等设备正在渐渐取代高压系统中的高压开关柜。例如,新型的高智能化建筑电气断路器就可以直接通过工业控制总线,从而将断路器的各种参数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自动化的处理。从供电方面看,目前广泛采用的UPS 设备在中断供电时完全可以精确到毫秒。而现代化的数字技术也最大程度地运用到电力设备的控制中区,将受控设备控制在最佳状态,在保证照明工程正常有序进行的同时还加强了节能效果,大大提高了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了断路器和供电照明设备的发展与变化,其他的强电装置和相关设备也在发生着改变,就拿线缆这种应用最为广泛和频繁的工具举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缆线的种类与功能也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从普通绝缘材料到矿物绝缘的进步;从普通PVC缆线到耐火、阻燃、低烟无卤辐照环保型缆线的完善;从普通绝缘母线到封闭型母线、 预分支电缆的发展,这些以前我们难以想到或做到的创意正在变成现实, 并且为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可靠有力的保证。 2.2 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方面的发展现状 智能建筑实际上是由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土建系统、装修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的信息化楼宇控制系统。当然,不容置疑的是节能才是最终的目的,而智能只是辅助达到这个最终目的的手段,在建筑行业如火如荼发展的21世纪,如果不能将绿色节能的环保概念恰当合理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设计出可持续发展的顺应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建筑作品,即使能够侥幸地凭借以往积蓄的资本暂时立足,但长此以往势必会被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所淘汰,目前,节能型的建筑已经日趋成为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而其核心业务就是建筑电气的节能改造。据调查,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光建筑能耗就占了社会总能耗的25%,这个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并不乐观,可见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钻研建筑智能化技术,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 我国建筑业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但世界信息化的浪潮就已经到来,我们不可能跨越工业化去实现信息化,应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前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点就是自动化的发展,而建筑电气自动化在建筑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成功的自动化系统是不能与通用的网络结构分离的,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监督系统、企业管理系统、设备控制之间的数据通讯畅通无阻是任何企业的网络结构一定要予以保证。所以,目前我国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预想推动实现工业化,可以通过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来实现。 |
3.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 张锡阳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J].工程管理.2019(09):257. [2] 文强 浅述中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现状[J].行业前沿.2010(12):34. [3] 刘秉清 浅述中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现状[J].建筑科学.2015(11):175. [4] 刘利峰 现代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究[J].探索与研究.2016(8):45. [5] 何玉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J].考索·探究.2018(29):261. |
三、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1.本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1+X”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1是学历证书,是人才培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X”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人才培养的特色化要求,即通过作为基础的核心内容与可选择的单项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培养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探索适合“1+X”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证融通的学分制课程体系。制定相适宜的课程标准。 3)探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增加教学内容生动性、形象性。 4)通过教学改革研究,深化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通过培训改善实训条件,探索职业教育的“学分银行”,构建“1”与“X”互通的职业教育新框架。 5)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本课题研究内容 1)市场调研,根据区域特色,准确定位行业、企业市场需求 2)根据市场调研成果,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分析 3)探索“1+X”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和学生学情情况,讨论适合且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4)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学院专业群建设、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进一步确定出课证多向融通的课程体系,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延展、人文素质、和思政教育的提高 5)根据证书标准在知识、技能、素质提出的要求,考虑新技术、新要求、新规范的引入,制定课程标准。 6)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紧跟行业前沿,提高学生的取证率。 7)探索合适科学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和教学管理,避免纸张浪费,避免工作流程的繁冗。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教师需取得职业资格证,成为考评员方能任课。 |
3.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问题、重要观点等) 1)目前的和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哪些?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取得哪些证书合适? 通过企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调研以及相关院校的交流,再根据自身的专业群设置,实训条件综合考虑学生应取得的证书。 2)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怎样融入到课程体系中,“X”是融入到1里,还是单独开设? 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取得的证书的技能点建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首先需要进行师资培训。教师要对证书的知识点、技能点、考核点全面学习掌握,获取教学资源信息、课证融通的要点及方案、实训条件改善及实训项目实施方案等。其次通过与企业,行业的专家座谈讨论,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最后根据考核标准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购买设备,规范采购环节,开设实训项目。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其他院校、企业场所或者评价组织机构的实训资源。 3)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 学生自主选择是否取得X证书,对于取得证书的同学,考虑是兑换成学分还是考虑免修相应课程或者模块,促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 4)探索评价机制 “1”学历证书的评价以校内评价为主,“X”技能证书的评价以第三方鉴定机构的评价为主。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
1.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1)拟定市场调查表,通过市场调查,掌握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能力要求,收集并汇总分析、整理。 2)通过企业调查分析、信函、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方式,并和和已出版的各类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类比,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标准,确定核心课程,召集国内行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加以论证。 3)编写课程教学标准,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4)通过试点班级组织实施教学,边实践,边研究。 5)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 |
2.可行性分析 1)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工作能力强,队伍结构合理 课题组由3名校内教师和2名企业专家组成,8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均具有“双师型”特点,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有本专业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教学经验以及课题研究经验。 企业参与人员作为专家经常在行业进行各种讲座,工程经验丰富。苏长胜同志科研经验丰富,两个科研课题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电气领域工程经验丰富,具有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王新毅同志是自治区2012系列建筑电气标准设计图集-新12D9册的主编人,负责很多大型项目的电气设计工作。 2)前期教学改革有一定基础 学院第二轮教学改革推行的是双证书制度,为1+X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建筑电气专业的毕业生目前也在自愿的基础上取得维修电工四级证书。机电工程学院具有相对完善的实训条件。 3)学院给予了一定财力和组织保证 学院成立了以院长阳东升为领导,科研处为主要负责的科研课题专门管理机构。每个课题给予了10000元的经费支持,前期的市场调研以及院校间交流都给予一定帮助。 4)具有的设备 每个二级学院均配有课题所需的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照相机、移动硬盘、扫描仪。 |
五、研究基础(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说明项目组近年已取得的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成果(应说明成果形式、名称、形成〈发表、出版〉时间及刊物〈出版单位〉等
序号 |
课题/论文/教材名称 |
课题类别/期刊名 |
时间 |
作者 |
1 |
论文《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预测转矩控制系统研究》 |
中文核心 电机与控制应用 CN31-1959/TM |
2016.8 |
浦龙梅 |
2 |
论文高职电气类专业《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课程建设的思考 |
科技资讯 CN11-5042/N |
2017.3 |
浦龙梅 |
3 |
教材《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技术》 |
中国电力出版社ISBN978-7-5123-9687-6 |
2017.1 |
浦龙梅 |
4 |
五年制“3+2”中高职融通土建类专业培养系列教材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 |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9675-3 |
2016.9 |
浦龙梅 |
5 |
棚室多功能作业机研究 |
农业工程 |
2013.3 |
胡洁 |
6 |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棚室作业机模型设计 |
农机化研究 |
2014.6 |
胡洁 |
7 |
基于nRF905的遥控棚室作业机控制系统设计 |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5.11 |
胡洁 |
8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2012系列建筑电气标准设计图集-新12D9册 |
|
|
王新毅 |
|
2. 项目组近年来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编号、任务来源、资助金额、起止年月等情况 (1)项目名称:无线火灾报警器的设计与实现,编号:2017D01A27,来源:自治区科技厅,资助金额:7万,研究时间:2017.1.-2019.12; (2)项目名称:基于建筑施工类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XJZJKT-2019X06,来源:自治区教育厅,资助金额:5000,研究时间2019.9-2020.9。 3.已具备的实验条件与仪器设备状况,尚不具备的实验条件及解决途径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与仪器设备:电工电子实训室、建筑电气照明与安装实训室 尚不具备的实验条件: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缺乏 解决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和学院资金支持,购买设备。 |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10项) |
序 |
研究阶段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1 |
2020.4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人才培养方案 |
浦龙梅、王新毅 |
2 |
2020.5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
课程体系 |
胡洁、苏长胜 |
3 |
2020.8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
课程标准 |
浦龙梅、胡洁、马晓倩 |
4 |
2020.12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论文 |
浦龙梅、胡洁、马晓倩、王新毅、苏长胜 |
5 |
2020.12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
报告 |
浦龙梅、胡洁、马晓倩 |
最终研究成果(限报两项)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1 |
2020.12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论文 |
浦龙梅、胡洁、马晓倩、王新毅、苏长胜 |
2 |
2020.12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
报告 |
浦龙梅、胡洁、马晓倩 |
七、经费预算
序号 |
经费开支科目 |
经费预算细目 |
金额(元) |
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
1 |
资料费 |
购买图书或软件等 |
3000 |
发表论文版面费、购买参考资料 |
2 |
调研费 |
基础、社会或企业调研 |
1000 |
疆内调研费 |
3 |
小型会议费 |
中期检查、结题或研讨等 |
4000 |
专家评审费 |
4 |
差旅费 |
出差费用等 |
1000 |
|
5 |
印刷费 |
成果打印、装订等 |
500 |
打印、复印资料费 |
6 |
其他 |
其他不可预计费用 |
500 |
|
|
合计: |
10000 |
|
与本项目相关的 其他经费来源(元) |
合作单位资助经费 |
无 |
自筹资金 |
无 |
其他经费来源合计: |
|
八、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部门能否提供完成课题所需时间和条件;本部门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管理部门公章 部门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九、科研处意见
对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意见的审核意见,是否同意报院学术委员会审批,其他意见。 科研处公章 部门负责人签名: 20 年 月 日 |
十、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
评 审 未 通 过 原 因 |
1.选题不当,不符合立项条件 2.课题论证不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不足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不强或分工不当 5.资料准备不足 6.最终成果不明确 7.不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课题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