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行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陈独秀

五四青年节就要要来了
2025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6周年
第76个“五四”青年节
五四青年节
是亿万中国青年共同拥有的节日
它起源于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
一场以爱国主义、进步思想为核心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一起传承五四精神,以青春之我
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世界
节日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发生在1919年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未能收回被德国占领的山东权益,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愤慨和抗议。
5月4日,北京3000多名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要求政府拒绝签署不平等条约,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这场运动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工人阶级也加入了罢工和示威的行列,形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觉醒,开启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新篇章。
回望历史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105年前的今日,无数青年振臂高呼。以如椽大笔书写青春之我,李大钊先生说道,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他们不再沉默,年轻的喉咙中发出的声音像湖中投下的石子,在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圈又一圈涟漪,唤起沉睡的国人,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五四青年节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青年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不惜奉献一切。
进步精神:追求进步、勇于创新,积极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民主精神:倡导民主、自由,反对封建专制和压迫。
科学精神: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探索世界。

五四青年节还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象征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以及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造。在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五四精神都蕴含着时代精神和感召力,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方向。
给青年的话
鲁迅:“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陈独秀:“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蔡元培:“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五四的火炬
照亮了时代的征程
五四的精神
激励着青年的奋进
让我们怀揣梦想
砥砺前行
以青春之我
创造青春之中国
让五四的火焰永远燃烧
让我们的青春在奋斗中
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